桐城文明网

桐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桐城市文明办  主办

文明播报

创新社会治理 建设“平安桐城”

来源:桐城市文明办   发布时间:2019-11-07
 持续开展“千家万户访平安”活动,厘清治安隐患;深入推进普法依法治理,防风险、保平安;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积极转变作风,促进矛盾解决……今年以来,聚焦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由市委政法委牵头,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联合推进,我市积极推广应用以“六大行动”和法治、德治、自治融合建设为核心的乡村治理“桐城模式”,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政府上门服务,有问题现场就能解决,社会治安也好了,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我感觉太幸福了。”太平社区的王泽生老人在“千家万户访平安”走访过程中向记者讲述生活的变化。

  从欢笑阵阵的蟠龙村瓜果采摘园到驰名中外的六尺巷,从游人如织的孔城古镇到刚刚开园的木鱼山公园,融融日光下,桐城这座小城正散发出勃勃生机,近年来的变化,引来了无数赞叹:“千年文都发展潜力大。”

  上下一心促共建。先后开展基层组织提升行动、廉政风险防控行动、干部作风提振行动、社会稳定保障行动,印发并制定了《桐城市2019年“美丽党建”暨“456”行动计划三个清单》、《桐城市群众安全感、政法机关满意度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先锋指数”考评办法等制度,开展换届“回头看”、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参与“973阳光热线”线上问政和作风效能建设“每季一评”,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力量;深入开展“千家万户访平安”大走访活动,建立平安建设联系点制度,开展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等部门联动机制,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机制;先后开展惩治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铁路沿线外部环境综合整治、沙石土、交通秩序等专项整治行动,快、准、狠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全市基层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732件,调处成功率98.3%……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社会治安环境进一步得到净化,群众的安全感大大提升。

  源头化解促共治。龙眠街道综治中心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社区人口流动性强、居民治理参与积极性低,管理难度大,推行了网格化管理后,不仅提高了基层治理水平,更成为了确保社会稳定的制胜法宝。”近年来,我市以“互联网+网格”为切入点,按照“全科网格”思路,推进“多网合一、人员融合”,城区共划分122个网格,14个联勤联动单位执法服务力量下沉社区,先后投入280万元建设“文都e家”社区治理一体化平台,打破人社、民政、残联等20个部门的信息数据壁垒,建立“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网格员负责信息采集、日常巡查、现场处理等。同时,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社区共治,社区居民通过微信“扫一扫”反馈问题,实行居民下单、政府接单,初步实现了需求在网格发现、资源在网格整合、问题在网格解决,激发居民自治热情,基层治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美丽乡风促共享。大力推动法治农村筑基行动、美好乡风塑造行动,先后开展公检法司“四长”联合接访活动8次、各类法治讲座80余场、法律培训240余次、送法下乡活动和法律咨询60余场,让群众享受“触手可及”的免费法律咨询服务,推动形成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依托,开展志愿服务制度化,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组织开展“美德少年”、优秀童谣征集、经典诵读等活动,激发并培养市民爱家乡、建设美丽桐城的“主人翁”意识和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推动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建立完善“一约四会”制度,充分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弘扬公序良俗,引导广大村民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营造秩序良好、健康淳朴、文明和谐的社风民风,促进法治、德治、自治有机融合,推动实现村级全覆盖,为实现全市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有序、建设富美桐城提供有力保障。(赵玲玲)

责任编辑:吴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