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文明网

桐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桐城市文明办  主办

道德建设

五保老人胡年云:孤苦一生留遗产 惠及村民扬高风

来源:桐城市文明办   发布时间:2019-12-23

图为胡年云生前的住房


图为兴修后的大石塘


图为村民向记者介绍胡年云生前事迹

    文昌街道官桥村杨冲组特困供养户胡年云去世一年有余,他留下的14.5万元遗产及其衍生的话题正像这初冬的暖阳一样,让人温暖,为人传颂。
 
  孤苦一生,心系集体分遗产
 
  “胡年云不讹人,死了成英雄。他一生节俭,鱼舍不得买,肉舍不得称,就把白菜当大荤;穿鞋无后跟,落雨天半边伞遮背心。电视舍不得买,那几年还点香油灯。”邻居杨在山不吝言辞,用自己编的顺口溜夸胡年云。
 
  83岁甘庆云老人说:“年云是好人,他一年四季都不歇,人又节俭。我常劝他,有共产党养你,你那么节俭为了啥,身体要紧啰!”甘庆云经常送吃的喝的给胡年云,就在他入院前两天,还特意送了炖排骨给胡年云。
 
  小时候与胡年云一起放过牛的段文敏回忆说:“胡年云孤儿出身,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他很聪明,十七八岁时还担任过生产队的经济保管,笔笔账记得清楚明白。那时谁家要帮工,都喊胡年云,大集体时晒稻子,他总要等看稻的人吃过晚饭回来后,他才回家。”
 
  胡年云1945年9月生,2018年8月去世。他一生未娶,是五保户。胡年云生前曾住三间瓦房,年间久了,漏雨。2016年,村里为他申请了危房改造资金,盖了两间钢构房。迁入新居,他舍不得花钱买电视机,每天晚上到邻居家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家大事。
 
  杨冲村民组共51户250余人,平时除妇女儿童留守外,青壮年都在外打工。胡年云去世第二天,段文敏、杨在山就召集村民们开会,商量胡年云的后事。虽然胡年云生前留下了遗愿:后事从简,剩下的钱给集体办事。但大家一致要求“厚葬胡年云,还祭奠他的在天父母”。
 
  修塘垦地,老人遗愿得实现
 
  14.5万元是由6张存单和2.5万元现金构成的。胡年云生病前几天,他预感到自己身体不好,特意到存款的桐城农商银行文昌支行,告知营业人员:我的存单,我死后只能由章小中(时任村党总支书记)支取,不要密码。
 
  胡年云去世后,这14.5万元就转到了官桥村账户里单独列支。村组遵照大多数村民的意见,厚葬了胡年云,加上祭祀他的花费,花费约8万元。剩下的6.5万元仍在村级账户上。
 
  适逢今年大旱,杨冲组的大石塘早早见了底。段文敏想起胡年云去世前两天说的话:“我死后,安葬我剩下的钱,你做主给大家做点好事。”要不将胡年云留下的钱,兴修当家塘吧,这样大家也都记得胡年云的好,也算实现他的遗愿。段文敏和村民杨在山专程赶到村部,反映了村民的意见,得到了村两委的支持。
 
  村两委统筹谋划,利用兴修大石塘取出的淤泥,复垦了1公里外的老窑厂40亩地,一举两得。这40亩土地,村里准备引进大户搞种植,不仅为村里增加了收入,也做大了官桥村种养业的规模。
 
  建亭立碑,高风懿德传后人
 
  为弘扬胡年云勤俭节约、大爱无疆的高风,文昌街道党工委和官桥村两委一致表示:为胡年云建亭立碑,“大石塘”也被命名为“年云塘”。
 
  当地网民“渔樵”,自告奋勇为年云碑撰文:“胡公年云人好好,从不与人争与吵。长于困境守贫寒,孑然一身至终老。禀性由来不倦惰,农闲常将零工找。暮年扶贫先照顾,保障生活享五保。岁岁补助上存折,月月到账见分晓。衣食住行节俭甚,余额万贯岂为少。俯仰无愧天与地,逝后亦将大名垂。”这正是胡年云74岁人生的真实写照。
 
  段文敏告诉记者,等年底在外打工的回乡了,我要开个村民大会,把胡年云的事再说说。胡年云一生省吃俭用,临死留话把钱捐给集体。现在塘修好了,家家有水插田,田有水,地不得荒,大家共同奔小康。我们要记住胡年云,这样的好人好事要在我们这里代代传。”
 
  官桥村党总支书记胡志伟是今年7月份上任的。他说,胡年云老人勤俭一生,把钱捐献给村集体,我们不仅要用好这笔钱,更要宣传好这样的行为。大家一起努力,做好乡村振兴文章。(汪桂云  汪华)
 
责任编辑:吴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