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文明网

桐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桐城市文明办  主办

道德建设

孙在超:民生惠民温暖在心头

来源:桐城市文明办   发布时间:2020-04-09
   我叫孙在超,是一名退役军人,今年77岁,家住桐城市龙腾街道高桥村响堂组,我和妻子李金华在1966年育有一女,刚出生就夭折了,本来身体孱弱的老伴受不了丧女之痛,一直卧病在床。我退伍后,因无一技之长在家务农,日子过的十分拮据。

   生活的窘境加上坎坷的遭遇,像一块大石头压在我的心头,让我难以喘息。就在我生活灰暗时,村里为我送来希望和温暖。2014年,村里帮我申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和多项民生工程实施让我家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干部帮我和老伴申请了特困供养,每年享受农村特困供养户补助资金8850元;经过公开评议、信息审核,老伴符合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标准,政府每年打卡发放特扶资金6120元;每年我和老伴还能领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430;每年村委会出资帮我和老伴代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让我和老伴有个头疼脑热都能随时有所医;我种植杂粮,村里帮我积极申报产业扶贫补贴......生活像抹了蜜开始滋润起来,老伴慢慢也走出伤痛,跟我一起积极面对生活,日子越来越红火。

   我和老伴以前总觉得中年丧女,以后肯定老无所依,可政府大力实施的各项民生工程,真正惠及于我们这些弱势群体,现在我和老伴“吃不愁、穿不愁、住的安全”、“医有所医”,每逢传统佳节,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还给我们送来水果、糕点和慰问金。传统老观念总认为老有所依,依靠的是孩子,现在我们这些失独老人依靠政府的好政策,依然能安度晚年。

   “听党的话,跟着党走,幸福生活始终有”,民生政策如花,让贫困老人的生活依然绚烂;民生政策如春风,温暖抚慰了弱势群众的心。(高桥村村民孙在超口述,高桥村陈秀整理 )

责任编辑:吴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