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这世上的艰难险阻,却依然用顽强乐观的爱去诠释苦难。不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用爱之芳华陪伴这残缺的美好。汪芳华,这位65 岁,来自桐城市复兴村青草镇复兴村汪庄组的普通村民,因她与孙儿徐良缘的动人故事,乡里传诵,邻间乐道。坚毅守候的背后,经历了13年的风雨无阻。她是春日的细雨,默默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敞开自己火热的心灵,去倾心关怀着一个少年艰难的成长。 爱意满满 临危担使命 2007年,徐良缘来到了这个世界,被诊断为先天性脑瘫,这让一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变得更加岌岌可危。年轻的母亲并不能承受这样的负重,一个迟缓的孩子打破了她对未来的向往,终于,年轻的母亲咬牙离开了这个苦难的家庭。在孩子父亲颓废的时候,奶奶汪芳华站了出来,她抱起了只有一岁半的孙子,把自己处于迷茫的儿子狠狠的敲醒,她告诉他:“你没有办法照顾他,那就由我来。只要我汪芳华还有一口气在,就绝对不会让这孩子过的比其他人家的孩子差!” 汪芳华发现徐良缘这孩子行走的缺憾后,作出了一个决定,要让这孩子正常的走路,要带他去治疗。这个决定实行起来难如登天,她和老伴都是一辈子在自家几亩地里日夜辛劳的人,儿子学历也不高,没有什么技术,收入也微薄,这样的家庭,哪里能支持的了长久的治疗费用? 汪芳华那段时间厚着脸皮,挨家挨户地到亲戚家、关系好的邻居家去借钱。为此劝她的人很多,都说:“算了吧,你已经很对的住他了,这个病就没听说能治的好的,就是花了这些钱又能起多大作用呢?”汪芳华每每听到这样的话,总是笑笑不说话,但是她总不肯放弃,为了医药费,她拼命的挤出时间来到处去打零工,硬生生的把自己活成一台“永动的机器”。 辗转求医 含辛且茹苦 在徐良缘三岁的时候,老夫妻两个把他千里迢迢地带到北京进行治疗,然而得到的结果并不乐观。这种情况已经属于残疾了,而不是普通的病状。汪芳华不死心,先后辗转了多家医院,然而没有哪家医院可以带给她任何一点好消息。由于经济上的问题,无奈之下,汪芳华带着徐良缘回到了安徽省,开始在安庆及合肥各大医院进行保守性治疗,头一次治疗就陪着孩子住院50多天,每一天都在打针吃药。疼痛是没有办法习惯的,孩子身体本来就虚弱,每一次都痛苦得直抽抽。看着孩子难受,汪芳华心里头也难受的要命。但她面对孩子时永远是慈爱的笑脸,虽然孩子并不能敏锐的感知到,但她想用这种行为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可靠的、是安全的。 治疗取得了一点成效,至少徐良缘终于可以在别人的帮助下缓慢的走几步了,然而没有等汪芳华高兴多久,徐良缘就因为阑尾炎而住进了医院。这一年他才四岁,因为体质的脆弱,哪怕是这样的一个普通的手术都叫医生感到万分的棘手。做手术的时候,汪芳华等在手术室外面,心里头没有一下是安宁的,无法控制的想着孩子要是不行了,她应该要怎么办?直到得到了徐良缘安全的信息,汪芳华才终于忍不住落下泪水来。 悉心照料 护少年周全 自这以后,汪芳华对待徐良缘的照顾可谓到了无死角的地步,哪怕孩子体温稍稍高了一点,她都如临大敌,马上找来乡村医生进行检查,知道孩子没有异样了才能放下心来。她省吃俭用,医疗费再贵,诊治道路再艰辛,也无法磨灭她的决心。徐良缘在她的照顾下,开始渐渐的能走动起来,虽然走起路仍有点歪歪扭扭,但汪芳华已经知足了。 在这样精心的抚育下,徐良缘从外表来看跟同龄的孩子没有什么不同,干净整洁,只是不太爱说话,但是在她不懈的引导下,徐良缘已经会用手势和某些特定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所需,这无疑又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孩子再大一点的时候,她知道自己没有办法在去引导这个孩子更好的接触这个世界了。她开始送孩子去学校读书,但是在正常的校园里,孩子的不一样无疑是被放大了,这样的不同只能给孩子带来伤害。汪芳华思来想去,决定送孩子去桐城市育才学校读书。 这是一家专门为残疾孩子成立的学校。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没有接触过外界新思想的农村妇女来说,这个决定无疑是她做的最艰难的事情。如果把孩子送进去育才学校,那么,无论人们知不知情,都一定知道了这个孩子的“不普通”,这要承担多少的非议。旁人无心的同情在当事人心里无疑就是一把裹了蜜糖的钢刀,但是汪芳华坚持了自己的想法。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只要孩子可以过得好,那么她就不在乎这些。 汪芳华,一位在万万千千农村妇女中再普通不过的一个人,她是这样的平凡,然而她的事迹又是那么的不平凡。辛劳的生活染白了她的鬓角,佝偻了她的脊梁,浑浊了她的眼眸。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柔弱的身躯,甘心付出,不求回报,把一个孩子沉重的人生牢牢的背负在了身上。凭借着13年满腔的爱与坚强的毅力,书写了大爱无声涓涓细流的美好,印刻在了少年成长的道路上,传颂在青草西乡的文明风尚中。(王芳 鲁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