篾匠,手工竹器编织师傅,说起手工竹器,年轻一代可能不太了解,但对年长者们来说并不陌生。以前在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竹器制品,像菜篮子、竹篮、箩筐、簸箕等等。随着时代发展,竹器制品逐渐被塑料产品代替,民间的篾匠工艺慢慢被淹没。 王邦泽,龙腾街道高桥村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脱贫。他就是一名有着好手艺的“篾匠”。因他与妻子吴云英年纪已大,家中没有劳动能力,也没有大的经济来源。村里了解到王老是个“老篾匠”的情况,积极鼓励他发展民间工艺,村两委帮助王老在孔城老街寻到一间20平方的免费门面房,方便他在那里做手工活,正好因地制宜,借助孔城老街的旅游业带动他的手工竹器制品销售。 近日,笔者上门走访王邦泽时,看到他的店面门口放着一排排美观大方、牢固结实的竹器品,进门一看,王老正在低头“干活”,他的手熟练、细致地将竹细条来回穿插,似乎很容易,但实际上竹器加工工序相当复杂。王老告诉笔者,他从十几岁就开始跟着他的长辈学习劈篾,从开始的笨手笨脚,到现在的精熟灵巧,可以将一根竹子劈成各种尺寸的篾,然后编织成一个个竹器。王老比较健谈,他还告诉笔者,现在随着老百姓的环保、怀旧意识增强,他的生意很是“红火”,孔城老街附近的村民、游客等都会光顾他的生意,2020年上半年已增加家庭收入10000元,王老感觉日子像抹了蜜一般甘甜。 王邦泽表示,篾匠工艺是民间一项传统手工艺,感谢高桥村支持鼓励他继续弘扬传统工艺,不仅帮他增加了家庭收入,还让民间手艺在现代社会留有一席之地;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学习传承民间手艺,不让篾匠手艺遗失。 (陈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