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文明网

桐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桐城市文明办  主办

文明播报

桐城:崇德向善,“创建育人”激活城市文明之源

来源:桐城市文明办   发布时间:2020-08-14


图为城区一角。

图为城区一角。

图为遍布街头的公益广告宣传。
 

  心中有信念,前行有方向,脚下有力量。近年来,我市不断深化“以德育人、以文化人”,开设“文都讲坛”,成立桐城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常态化开展“好家风、好家训”传承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君子文化”的交响,滋养城市文明,建设文明城市。

  崇德向善,坚定前行方向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在各类媒体平台开设创建专题专栏,在全市主次干道、商业大街、公园、广场、车站、建筑围挡等场所刊载、张贴各类宣传标语和公益广告,不断深化公民思想道德建设,营造“学好人、做好人”的民风社风,形成崇德向善的社会新风尚。

  在桐城,令人荡气回肠的不仅仅只有英模典型,更多的是凡人善举。全市上下以道德模范评选、“好人”评选为载体,持续挖掘身边的好人好事,弘扬“好人文化”,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的特色与亮点。迄今为止,我市已连续举办三届桐城市道德模范评选,评选出中国好人7人、安徽省道德模范2人、安徽好人23人。

  丰厚的道德滋养,浩荡的文明新风,不断推动桐城社会文明进步和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从每一次惊心动魄的见义勇为,到每一个温暖人心的善举……千千万万个桐城人自觉投身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成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竭动能。

  志愿服务,汇聚文明力量

  随着我市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实现美丽蝶变的不仅仅只有城区面貌、生态福祉,更多的是人的文明素质的整体跃升。志愿者队伍的壮大,是“创建育人”的显著成果之一。

  我市依托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2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学理论、讲政策、富文化、评典型、树新风等文明实践活动,获得各级表彰的102家文明单位、138家文明校园、23562户文明家庭积极发挥自身职能,广泛投身创建一线,推动了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烟花爆竹禁限放、文明餐桌、文明旅游等主题实践活动走向深入、硕果累累。

  在桐城城区各主要路口,早晚上下班高峰期均有文明劝导员值守执勤,这些志愿者向过往市民自发宣传“文明交通”。桐城情系爱心联合会、关爱女孩网等志愿服务组织长期活跃在基层,为贫困家庭送去爱心与温暖。

  目前,我市共有注册志愿者9.9万余人、志愿团体410个,一大批优秀志愿组织和志愿者相继获得省市表彰。他们在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的路上竞放异彩,成为我市文明创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带动了更多桐城人加入志愿服务的行列,让文明之花在桐城大地绚丽绽放。

  群众主体,共建和谐之城

  文明由人民群众创造,也应人民群众共享。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进程中,我市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文明城市创建的主体”,通过不断新建和完善社区文化科普活动中心、图书室、健身广场等活动场所,广泛开展各类文明创建活动,实现文明城市创建全覆盖,极大激发了广大市民的创建激情。

  从机关单位到社区,从城市到农村,从干部到群众,人人参与创建,个个奋勇争先,从身边的小事、房前屋后的实事做起,形成了全民创建、共建共享的创建格局。今年63岁的退伍军人杨进家住文昌街道,受到全市浓厚创建氛围的感召,他主动加入创建志愿者队伍,走上街头、走进居民家里,参加环境卫生整治、创建入户宣传,为创建文明城市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文明创建中,热爱桐城、建设桐城的主人翁不断涌现。市文明办畅通群众创建投诉渠道,给了他们发声的平台,让他们为创建“挑刺”、为桐城发展建言献策。近年来,我市线上线下联动收集群众创建建议6820条,解决问题5000余件,做到了群众有所呼、创建有所应、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群众从“袖手看”、“拍手赞”到“动手干”,主人翁的责任感日益凸显。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今年是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决战之年。6月9日,省文明委公布第五届安徽省文明城市名单,我市成功获评第五届安徽省文明城市,这既是对我市文明创建的肯定和褒奖,也意味着我市取得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入场券”。

  眼下,国家级创建测评已到关键时刻,舟至中流不进则退,唯奋楫者方能破浪前行。市创城办主任陆为兵表示:文明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下一步,全市将继续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持之以恒、扎实有效开展各项创建活动,让文都成为一座有“颜值”、有“气质”的和谐宜居之城!   (赵玲玲  姚艺迪)

责任编辑:吴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