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文明网

桐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桐城市文明办  主办

桐城文化

【原创评论】莫让老人在智能时代的列车掉队

来源:桐城市文明办   发布时间:2020-09-02
  搭载着智能时代的列车,5G移动通信网络,大数据、VR等新型产业和技术得以飞速发展,它们给我们日常生产生活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也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时代的进步也是大势所趋,我们不需要改变更无法阻挡它前进的脚步。但在数字化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老人们成为逐渐被“边缘化”的一个群体。他们不懂什么是数字经济,甚至连智能手机都不会使用,这不免与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人人共享的初衷相悖。

  在新冠肺炎疫情大考期间,为了更好保障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正常出行,也为了服务好各行各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推出“安康码”应用普及,出门或者到任何地方办事先拿出手机,打开支付宝或者皖事通扫一扫成为一种新风尚。年轻一族还好,只要符合健康出行条件,一部智能手机就能成为连接自由的通行证。但老年群体正常出行却带来诸多不便,没有绿码只能无情被拒之门外。当然,政府及软件研发部门从人性化角度考虑实际,安康码通过一系列操作可以由家人、子女帮忙代为申领,但执行起来总归算不上便捷,换句话说,怎么也没有老人们自己会使用智能手机高效。再比如,电子医保卡的普及和应用作为一项惠民工程方便了我们的看病结算流程,但对于没有智能手机或者不会使用的老人来说难免又是一纸空谈。

  俗话说:“家有一老,胜似一宝。”老人们年轻时为社会发展建设作出巨大贡献,尊老爱幼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别让老人们在智能化时代的列车掉队是我们在追求科技进步、经济发展进程中不得不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加大普及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技能。

  职能部门、社区、村通过定期举办科普讲座,开展公益知识宣传活动向广大老年人普及智能手机使用技能。引导教育子女们耐心传授,手把手示范,多带老人们出去走走,体验新技术的神奇,既让老人们学会新技能,通过互动也让他们与子女们有了更多共同语言,减少消除代沟。

  第二、研发针对老年人使用智能化产品。

  老年人习惯了传统手机只有来电才响和冷冰冰的阿拉伯数字,智能手机人脸识别、指纹解锁一系列操作流程一时难以适应,相关部门可以针对老年人需求量身定做,研发相关智能化产品,普及网络设施,简化操作流程,从而降低新技术使用门槛。

  第三、线上线下联动发力。

  线上代表科技的进步,线下体现人文关怀,科学时代的人文关怀表达应当推崇。为老人提供绿色通道,比如医院在推广电话预约挂号同时,针对老年人群体提供爱心服务,依然保留人工授理服务。其他职能服务部门在追求便捷和效率同时,始终做到将老年人实际需求考虑在内。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是推动养老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政府、全社会和家庭的共同责任,智能化时代应该离这个目标更近,而不是更远。当然,这需要我们每个人携起手来,群策群力,破解新时代关心关爱老年人的难题,让老人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智能化时代的列车不掉队。(姜海飞)

责任编辑:吴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