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文明网

桐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桐城市文明办  主办

文明单位

桐城供电:“柴改电”促节能 让茶农致富

来源:桐城市文明办   发布时间:2021-03-09
  “今年春茶又可买个好价钱,现在二月早茶已逐渐上市了,我家就有茶商预订了10斤。”近日,国网安徽桐城市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正在为桐城市龙眠办事处黄燕村横排村民组戴大寨茶厂重新下火接电,负责人戴大寨高兴地说。“现在用电方便可靠,昨天才通过网上国网申请用电,今天就来给我接电了,真的谢谢你们了。”


 
  安徽桐城市龙眠办事处黄燕村横排村民组位于龙眠山腹地的深山里,是该市著名的小花茶生产地,而龙眠山区的绿茶又属高山茶,最有名气,该村横排村民组种植茶叶5万多亩,年产绿茶3000多斤,全村民组13户76人,户户从事茶叶生产销售,茶季人均收入1万元。
 

 
  该村民组的茶农们长期采用以木柴为燃料加工制茶,不但成本高、劳动强度大,而且温度、火候都难以控制,加工出来的茶叶色泽差、香气低。为了帮助制茶企业节约生产用能成本,落实节能减排政策,茶叶企业“柴改电”,即在茶叶加工过程中,通过更新设备和技术,改变传统用木柴加温杀青的工艺,取而代之用清洁电能,惠利广大茶农,保护生态环境。
 

 
  “少了烟熏味儿和灰尘。”戴大寨说,“我云年部分制茶设备采用电气化加工的,与以前用烧柴加工出来的茶叶相比,品质天差地别!既环保无污染,设备自动控制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今年又新增了两台烘干机,茶叶属于食品类,对生产环境的要求严格,生产过程中会采用柴或煤,会产生多种有害物质,现在改用电后,产量提高了,生产中环境也达到零排放。”
 
  “以前,龙眠山区电压不稳,茶农们制茶都用柴火加热烘炒,山上的很多树木都被砍了,茶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不能并行的问题一直让我们头痛。”说起曾经烧柴制茶,桐城市黄燕村委会书记胡许建还心有余悸,“但如今,电压稳了,电能充足了,茶产业已经实现了全部电气自动化生产,炒茶再也不用柴,我们黄燕村真正实现了清洁、环保、生态建设。”
 
  近年来,国网安徽桐城市供电公司积极推广“电制茶”,常年组织技术人员进山串户跑茶企,大力宣传节能、环保新技术在制茶行业中的应用、“以电代柴”制茶新技术的普及和“清洁能源”的低碳生活理念,通过农网改造、低电压改造、新农村电气化等工程,使供电更加科学合理、稳定可靠,如今,用电负荷的增长需求促使制茶产业“柴改电”得以稳步推进。

责任编辑:鲍晓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