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文明网

桐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桐城市文明办  主办

道德建设

夯基垒石筑起振兴路 ——记退伍军人、桐城市双港镇双铺村党总支书记桂菁森

来源:桐城市文明办   发布时间:2021-07-21
  “一日当过兵,终身是战士。”在桐城市双港镇双铺村,提起退伍军人、党总支书记桂菁森,群众有口皆碑。现年49岁的桂菁森在部队服役8年退伍后,一直做推销员,到全国各地推销家乡的塑料袋。正当事业风生水起之时,2018年5月桂菁森被镇党委任命为双铺村党总支书记。桂菁森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赢得民心,把担当奉献的革命军人精神融入到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中,在乡村振兴新战场再现军人本色。

  双铺村位于双港镇集镇区中心位置,省级示范高中——天城高中坐落其中,辖21个村民组,其中17个村民组实现土地征收,是典型的集镇区村。为尽快转换角色,到村履职后桂菁森集中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全村21个村民组农户的遍访,并将走访纳入常态化工作开展,与村党员、退休老干部、村民代表、致富能手、困难户进行交流,细致了解村情民意、发展路子、矛盾纠纷,为村党总支抓好村集体经济发展,消除不稳定因素打下坚实基础。

  接着他与村两委一起,用脚步和汗水摸清当前村集体发展现状和现有闲置资产资源,与老党员、老干部和大户能人等开展“头脑风暴”,集思广益,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近年来,该村盘活闲置资源,发展产业,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唱了一台“好戏”。300亩的白陂湖,杂草丛生,淤泥沉积,成了荒废水塘。如何让搁荒湖生“金”,该村通过引凤筑巢,开发白陂湖,发展养殖业,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7万元。并且吸纳贫困户在该项目上务工,拓宽了贫困户增收渠道。桂菁森还“加减法”一起做实现“双效益”。双铺村老菜市场位于天城中学、双铺中学和双港中心小学之间,为了盘活该闲置地块,为学生搭建体育活动场地,该村争取各级扶持资金55万元,自筹资金35万余元,将集体闲置资产双铺村老菜市场改造成约1000平方米的文体活动中心公开对外租赁,每年为集体增收约8万元。去年以来,该村通过闲置地打包流转、让村民年年有收益和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愿景得以实现。2018年,该村主动迎合市“大招商”工作氛围,提前将雷坂组19.5亩的集体闲置用地完成农转用手续报批,转为建设用地。同时引进杭州康凯塑业有限公司落户该地块,项目总投资约5000万元,每年能为村集体增加收入约15万元。2020该村集体收入43万元。

  去年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面爆发,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桂菁森严格遵照镇党委政府安排,沉着应战,将村域内划成7个网格片区,由村两委成员分别担任网格长,压实责任落实到人,设联防长34个,单元长19个,各片区实现无缝对接。在村主要交通进出路口、村庄路口设置疫情监测点,设立党员先锋岗,对过往车辆逢车必查,逢人必检。登记过往车辆2300余辆,劝返200余辆,测量体温2500余人次,有力阻击了疫情的扩散和蔓延。他还发动党员群众捐款25020元购买口罩米油等生活用品资助困难家庭。去六七月份双港镇遭遇持续性暴雨、洪涝灾害。在抗洪救灾过程中,他始终不忘自己曾经是一名军人,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一方面未雨绸缪做好防汛准备工作,把风险隐患排查到位,把防范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闻汛而动,带领党员抢险突击队第一时间赶到双港镇唐合圩,参加防汛抢险工作,扛沙包堵漏洞,20多个日日夜夜争当防汛“主力军”。
百姓冷暖是桂菁森心中最牵挂的事。群众遇到困难,他总是用心用力帮助解决。村民朱世丰因务工时不慎骨折丧失劳动能力,其妻子体弱多病,儿子还在读高中,家庭生活十分困难。桂菁森帮朱世丰一家申办低保,并积极扶助其从事养猪、种植等产业,一家人生活状况明显好转。

  群众事无小事,只要百姓有事,他都能够做到热心、耐心接待,用心、细心落实,办事从不拖拖拉拉,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完成道路硬化1.78千米,实现21个村民组垃圾桶投放全覆盖,共投放50个垃圾桶,配置垃圾车1辆;重建涵闸2个;清淤当家塘3口;修建同兴圩护坡400米。

  从军营到田间地头,桂菁森始终保持着军人的毅力和担当,扛起乡村振兴的重任。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对内一心一意强党建,对外全心全意谋发展,凝聚人心,迸发出党建强大合力,点燃了村集体发展的红色“引擎”,真正成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当家人”、“领头羊”。近年来,双铺村先后获安徽省森林村庄、桐城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他自己2019年获双港镇优秀党组织书记称号、2020年获桐城市脱贫攻坚奋进奖称号、2021年获双港镇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身为党员干部、退役军人,就要用实际行动兑现誓言,在为民服务中践行初心。”桂菁森说。(孙传银)

 
责任编辑:吴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