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龙腾街道白马社区,地处丘陵地区,一不靠山,二不傍水,原是个有名的穷村。全村3500余口人,4800亩耕地,平均一下,标准的“一亩三分地”,完全依靠农业生产,农民很难发家致富。从村集体看,原先的情况也不容乐观,2016年之前,集体经济收入长期为“负数”,村集体曾经负债多达90万元。 “时常忆起往日的苦,才能格外珍惜今日的甜。”作为一名在村(社区)两委工作了近40年的老村干,白马社区党总支书记江家兴,全程见证并参与了这些年白马村的蜕变之旅。 深挖潜力 闲置资源变资产 “我们社区位于原来的白马乡。白马乡撤并后,遗留下一些机关事业单位的闲置资产。这些资产,如果闲置不用,就是影响我们发展的累赘。相反,如果能给我们用,我们再用好了,就是好资源,好资产。”10月17日,江家兴说,近年来,白马社区一头“盯”着这些闲置资源,一头“盯”着具有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的好项目,随时准备着实现精准要素对接。 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2018年,在获悉桐城市双宝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成一直因厂房不足而发愁时,江家兴第一时间与教育部门对接,将闲置不用的原白马小学产权下放白马社区管理。当年9月,产权刚下放,社区两委就立即与王成达成协议,将原白马小学租赁给王成使用。 “每年上交社区集体6万元租金,之前全部用于脱贫攻坚,现在则用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方面。”江家兴说。 双宝农业的引入,还实现了本村16户脱贫户以各自承包土地入股分红,每户每年平均分红5000元。其中8户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愿意到公司务工的,常年务工的每人每年收入平均6万元,季节性用工的每人每年平均3万元。 从无到有 集体经济渐兴旺 当地脱贫户项守良,就是其中一员。 “现在都是机械化作业,我们的工作很轻松。”10月17日天气阴沉沉的,收割机停在稻田中并没有工作,项守良便担负起照看机械的任务。“这一向都在忙收割,机械收割完,我做些收尾工作就行了。稻田的边缘,机械到不了地方,我再清理一下。平常呢,我就做些看水放水的事情,都是简单的农活,干了几十年,很熟悉。” 像盘活原白马小学一样,经过社区两委干部多方协调,还盘活了原白马粮站、白马信用社、白马财政所、白马派出所、白马乡政府、白马卫生院、白马供销社等单位的闲置资产共1000万元。通过盘活社区内土地资源及闲置房屋,获得企业用地服务费和房屋租金,给社区集体增加收入40万元,每年的经营性收入10万元。 通过合作经营、盘活资产、有偿服务等方式,白马社区集体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飞跃,至2017年已全部还清欠款。目前社区账面资金200多万元,固定资产300多万元,彻底扔掉了“负债社区”的帽子。2020年,该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3万元,人均收入近1.6万元。 相对应的,也就有了更多村民和项守良一样实现了就近就业。截至今年9月,该社区内共有企业共20家,解决居民就近就业120多人,带动脱贫户就业15户,平均每户每年增加收入3万元。 走向振兴 白马更富更美好 社区集体收入增加了,为居民们办事就有了“源头活水”。 去年,有来自库区移民向白马社区建议,希望自己住的小区也能建一个小广场,让附近居民有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该建议很快被社区两委采纳。2019年该社区利用上级库扶资金30万元,再配套7万元,修建一个占地2400平方米的文化小广场,并在四周安装了各种健身器材。同时,社区还出资统一购置演出服装和设备道具,并聘请老师培训了20个文艺骨干,让他们学会后再手把手教其他居民跳。 白马社区木庄组由于地势较低,一条长582米,宽4米的坑坑洼洼的土路,时常被周边农田在梅雨季节的积水淹成了泥巴路。今年,社区两委向有关部门积极申报,争取到“四好农村路”建设项目。上级财政投资40多万元给路基硬化成水泥路,村里配套投资25万元用于路基基础及安装路灯。目前工程已接近完工。 类似的民生改善,在白马社区已成为常态。近年来,该社区完成道路硬化1.78千米,实现21个居民组垃圾桶投放全覆盖,共投放100个垃圾桶,配置垃圾车1辆……如今,走进白马社区,但见水泥道路整洁宽敞,房前屋后绿树成荫,田野蜂飞蝶舞,仿佛置身花园当中。(作者:王小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