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文明网

桐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桐城市文明办  主办

桐城文化

【原创评论】粹英雄之心 闪功勋之光

来源:桐城市文明办   发布时间:2021-11-26
    总有一种力量推动我们砥砺前行,总有一种光芒照耀我们戮力同心。他们是时代的领路人,是精神的代言人,是家国的守护人。英雄模范单元剧《功勋》通过塑造形象生动的英雄人物,为我们徐徐讲述他们背后浸满血与汗的故事,彰显了凯歌以行的英风浩气,再一次在百姓之间兴起学习英模的火热浪潮。

    与很多主旋律影视剧不同的是,《功勋》重在描述英雄光环背后细腻感人的故事,形成了英雄与伴侣、英雄与战友、英雄与主管者三组人物关系结构,既以此烘云托月,又以此彰显个人与集体、与时代的紧密关系,从而从更多维度和更深入的层面塑造英雄形象,传播英雄精神。

    牺牲成就英雄。功勋们的伟大业绩当然来自他们自己的卓越贡献,而这贡献却往往意味着其它方面的极大牺牲,首先就是自己最亲密的爱人和家庭。《功勋》根据英雄们从事工作的性质,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家庭关系的叙事向度。无论主人公从事高度机密的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使得他们无法告诉亲人自己究竟在做什么,甚至长期与亲人处于分离状态,还是扶贫、育种、制药这样面临需要长期投入工作而难以顾及家庭的情况均会导致矛盾冲突,形成公与私,家与国的撞击与选择。

    合作铸就英雄。淡去个人英雄层面的描写,剧中的人物往往形成了一个个奉献集体。工作团队既是铸就功勋的熔炉,同时也是故事展开的核心情节构造。于敏研制氢弹、核潜艇等尖端科技的过程中少不了本土科学家和留学精英的通力配合,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制工作也有很多人的倾力相助。屠呦呦能发现青蒿素,当然也有523课题组成员李国桥等人的巨大贡献,就像屠呦呦反复强调的那样,这是“大家的功劳,是一个集体的劳动”。而对于志愿军指导员李延年而言,这种团队就更加明显而重要,没有营长、教导员和团长的信任,以及每一位战士的英勇牺牲,346.6高地是守不住的。这样的安排,一方面突出了英雄伟大功勋来自何处,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再伟大的个人成就都是集体开出的花朵,合作才能铸就伟大功勋。

    时代造就英雄。时代的召唤是英雄建立功勋的出发点。如果说时代使命给予了这些英雄历史舞台,那么在这舞台上的成功也需要许多“后勤”保障。这保证了他们在面临困难或者出现障碍的时候,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于敏的前面有所长郝国志的信任和支持,以至于郝国志牺牲时于敏悲伤不已。孙家栋的背后有钱学森的信赖和聂荣臻的支持。屠呦呦的工作得到所长和部长的支持,虽然军代表有时会给屠呦呦的研制工作造成困难,但在关键时刻,他明白523项目意味着什么。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如果没有国家科委的一纸公函,以及上级领导陈洪新的肯定几次救其于危难之际,他的禾下乘凉梦也不可能实现。而申纪兰之所以能有勇气提出并坚持“同工同酬”,离不开李华的鼓励和媒体记者的点拨。

    《功勋》弘扬的是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穷且益坚的精神底蕴。穷且益坚不易,达而益坚更难。今天,在新中国经过70多年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之时,在国家实力和物质条件强大充裕的条件下,我们如何保持坚毅的进取精神,如何创造新的功勋,这或许是《功勋》带领我们在缅怀英雄前贤功绩之后,留下的思考。(撰稿人:王芳 )

责任编辑:吴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