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文明网

桐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桐城市文明办  主办

文明播报

桐城:“精管善治”润泽城市文明

来源:桐城市文明办   发布时间:2021-12-16
    桐城市委、市政府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品位重要抓手,将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市民群众“急难愁盼”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清单,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文明创建与市域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积极回应市民呼声,精准把握市民需求,寓精细管理于精准服务,带动城市文明与治理水平实现“双提升”。

解市民“急难愁盼”

日前,桐城市盛唐广场东侧的绿化带里长出了一个“椭圆形蘑菇”,与周边的环境十分契合。走近了看,才发现这是一座袖珍型公厕。据桐城市文明办副主任张德恒介绍,公厕是特意从绿化带里辟出一块地来新建的,可解决广场周边市民如厕需求,切实提升城市整体品质。

今年来,桐城市委、市政府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品位重要抓手,将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市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列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清单,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

文明创建老旧小区“飞线”一直存在安全隐患。该市突出问题导向,由桐城市文化发展中心牵头,桐城市城管局、住建局、电力公司、通信运营商等多部门联合开展“飞线”整治专项行动。

走进桐城市东苑新村小区,昔日密密麻麻的“蜘蛛网”已不见踪迹,空中和墙壁外立面的电缆线已清理完毕。小区居民方继昌高兴地说:“现在网线整齐划一,安全隐患少多了,政府为我们办了件实事。”

桐城市从完善基础设施入手,通过补、整、增,提升城市生活空间舒适度,补齐老旧小区硬化、绿化、亮化、美化短板,整治76个文明示范小区及17条主次干道的空中缆线,新增5个停车场、5座公厕、24处全民健身场地,新增无障碍设施200余处。持续开展背街小巷、集贸市场、主次干道沿线环境整治,还路于民、还绿于民、还净于民,营造入眼皆如画、人在画中游的清、亲氛围。

政府“买单”破难题

为全面提升城市文明指数,桐城市积极推进电动车综合治理,在安庆市率先开展电动车登记上牌工作,持续开展不戴安全头盔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攻坚行动,引导实现电动车车有“牌”、行有“规”、停有“序”。

该市设立专项资金,制定专项治理预算清单,免费为电动车车主提供牌证、标志、标识。每个上牌点有交警、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进行引导排队、拍照上传、领牌装牌。“现在的年轻人都是我们的小雷锋,要是没有他们帮我操作,我还真的搞不来手机呢。”该市文昌街道六尺巷志愿服务点外刘大爷开心地说。

针对唐湾、黄甲山区,安排专车专人到现场服务,最大限度让群众少跑路,解决上牌“最后一公里”问题,赢得群众点赞。

多部门联动“精管善治”

为推动创建标准化、制度化、常态化,该市坚持“一竿子”到底,把创建任务细化到人、明确到点、序时推进,成立22个片区,桐城市领导分片包干,全市22个牵头单位、65个责任单位、342个基层网络共同推进。桐城市委主要领导现场督导、分管市领导督查调度、片区片长常态督查调度,通过“小切口”精准调度协调解决重难点问题。针对基础设施提升、文明出行治理、空中缆线整治等任务和问题,该市文明办“点对点”下发交办单200份,一件一件抓源落实,跟踪管理,协同各地各部门推动创建工作常态长效开展。该市还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作用,在疫情防控、党史学习教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推进中,全面开展志愿活动。目前全市开展各项志愿活动达3200余次,累计参加7万余人次。

桐城市文明办负责人黄庭刚表示,下一步,将围绕市民生活舒适度做文章,让文明可见可感可触,形成“文明城市人民建,建设城市为人民”的舆论氛围,擦亮“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

责任编辑:吴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