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文明网

桐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桐城市文明办  主办

创建活动

桐城:治出“徽风皖韵” 亮出和美乡村“底色”

来源:桐城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4-02-08

2023年,桐城市深入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突出治理重点,从垃圾收集、农户改厕、河塘清淤到村道硬化绿化亮化、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再到培育特色产业、完善公共服务、建设文明乡风、优化乡村治理,全面发力,打好“三清两化”“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五水共治”的组合拳,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刷新了农村面貌,提高了群众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争创“美丽庭院”,户户追“星”争荣

近年来,桐城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由易到难、梯次推进的原则,推动“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全面开花。通过创建评比、示范挂牌、观摩互学等举措,发挥妇女群众创建“美丽庭院”的积极性,确保“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常态长效。

桐城发挥创建“美丽庭院”的聚变作用,以示范户串点成片,培育一批“美丽庭院”创建示范村,展现精致优美、乡韵浓郁的村落景观,高质量打造“生态美、风貌美、环境美、风尚美、生活美”特色村镇品牌,先后在27个自然村庄试点“连片创建”,打造特色旅游景点,有效发挥集群示范作用,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旅融合发展“增势赋能”。目前,桐城各地已创建省级“美丽庭院”2个、安庆市级“美丽庭院”24个,桐城市级“美丽庭院”3282个,“追星争荣,美美与共”创建氛围更加浓厚。

整治人居环境,干群聚智聚力

前不久,双港镇天城村双永路汤湾路口至九股组、双河组的公路两侧,亮起了LED太阳能路灯,沿路沟渠也彻底清淤。在镇区上班的熊圩组村民熊晓虎高兴地说:“真没想到,我们反映的问题,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解决到位。我们感到很暖心。”

此前,在天城村第三网格组的“板凳会”上,汤湾组、熊圩组的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道:“双永路汤湾路口至九股组、双河组的1公里路段上,一盏路灯都没有,期望村两委研究解决一下这条路的亮化问题。”“引水沟渠多年没有清淤,影响农田灌溉,希望村里帮忙解决一下。”针对“板凳会”现场收集到的群众诉求,天城村两委立即行动,将道路亮化、沟渠清淤等工程全部纳入“一事一议”项目工程中予以实施。经过近半个月的紧张施工,100多盏太阳能路灯已全部安装到位,沟渠清淤也已结束。

网格管事、群众议事、村两委办实事,桐城各地都在推行“四事四权”工作法,优化基层治理和为民服务。各地通过网格治理、板凳会、积分制等方式,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做在服务村民第一线、村庄治理最前端,极大提升了群众参与美化人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乡贤带头助力,共建大美家园

在青草镇永庭村余塘组,人居环境整治缺少资金,20户群众踊跃筹资8.9万元,对村组的路灯、绿化、旱厕进行改造,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紧邻余塘组的小圩组村民目睹余塘的变迁,自发筹资8.6万元投入“美村庄”;大屋组村民也不甘示弱,主动集资11万余元,其中乡贤叶东贵个人捐资5万元,整治村容村貌。2023年,青草镇村村树榜样,共建成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25个,群众筹资累计约160万元,组均筹资6万元以上。

美丽宜居村庄,是广大群众对乡村最朴素的向往和追求。近年来,桐城各地充分发动群众,调动各方力量,发挥乡贤的带头示范作用,引领群众主动筹资筹劳,坚持以点带面,多元共建大美家园,涌现出“高摆经验”“黄冲模式”等一系列先进典型。村庄变美、人心向美,汇聚起建设和美乡村的磅礴伟力。

 

坚持党建引领,“塑形”促进“振兴”

嬉子湖镇松桂村构建党群共建的“党建+”治理模式,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共建共治格局。截至目前,松桂村拆除废弃猪舍、牛棚等无功能建筑20余处、1000余平方米,清理门前屋后乱堆乱放60余处,刷新村域面貌。蒋潭村党总支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加大环保宣传,引导群众自觉守护绿水青山,为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厚实生态底色。

 

桐城各地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把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全面振兴紧密结合起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在全市195个行政村全面开展以“五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村庄整治完成率达到100%;实施财政奖补项目,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扶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厚实乡村振兴根基。2023年,全市共安排乡村振兴衔接资金2300万元,用于166个自然村庄环境整治提升,有力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扮靓了乡村的“面子”,厚实了乡村发展的“里子”。乡村“塑形”,正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路威龙   纪妍)


责任编辑:吴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