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健康事业关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一项重要民生工程。近年来,桐城市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健康需求,“软件”“硬件”同步发力,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健康桐城。 这两天,家住桐城市孔城镇复东村的村民李必长感觉身体不适,一大早就来到村里的卫生室问诊,顺便让村医帮忙量一量血压。经过村医陆大才一番检查,很快帮老人查明了原因,并给他开出诊疗方案。 “陆医生服务态度非常好,村民们看病随叫随到,有时夜里打电话,他都及时看诊。”对陆大才尽职尽责地守护村民健康,李必长由衷称赞。 复东村共有村民组41个,人口2400余人,其中老年人400余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300余人。从业多年来,村卫生室主任陆大才一直坚持走村入户,为慢性病患者提供上门服务,对独居老人给予贴心健康指导,种种举措暖人心。 陆大才说:“我是土生土长的本村人,现在村里大部分都是独居老人,儿女都不在家,我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我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守护好他们的健康。”
守护基层百姓的卫生健康,除了要有像陆大才这样的村医们的坚守以外,也离不开当地对基层卫生室建设和村医培训上的持续投入。早在2023年,桐城市就完成了全市206所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配齐了药品冷藏柜、健康一体机、两卡制终端等设备,基层群众就医条件明显改善。 除了硬件条件的改善,桐城市卫生健康委创新工作思维,把推行“村卫生室月例会”和常态化村医培训制度作为加强村医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搭建起赋能村级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多功能平台。例会上,村医们既可以学习最新的政策文件,对业务知识进行“充电”,还能通过典型案例剖析加强警示教育,促进依法执业意识和业务水平不断提升。
桐城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吴旦表示,下一步,桐城市卫生健康委将继续坚持“强龙头、活基层”的发展思路,做好“引、育、留、用”文章,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医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让广大乡村医生留得住、有发展,为基层群众提供方便可及的医疗卫生服务。 (汪立 王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