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桐城六尺巷……”夏日的桐城六尺巷,青砖黛瓦在阳光下愈发古朴,檐角蝉鸣与游客的脚步声交织成趣。一群身着红马甲的身影穿梭其间,扩音器里传出的讲解声清晰洪亮。 这是桐城市文昌街道六尺巷故事志愿讲解服务队的队员们,正为来自各地的游客讲述 “让他三尺又何妨” 的千年佳话。
志愿团队中,既有白发染霜的长者,用岁月沉淀的语调还原历史细节;也有社区工作者,以接地气的表达解读礼让精神在现代生活中的映射;更有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和稚气未脱的少年儿童,用青春视角为古老故事注入新活力。不同年龄层的讲述,带给游客不同的理解和体验,“让每位客人都听懂六尺巷故事,才不负‘礼让’二字真谛。”讲解员们将六尺巷“让他三尺又何妨”的谦让古训娓娓道来,其中,小学生志愿讲解员的解说吸引了更多人的围观和驻足,厚重的历史知识从他们稚嫩的声音中传达出来,这声音正是六尺巷故事在现代社会中传承的回响,一位来自外地的游客深有感触:“小小志愿者讲活了故事,这趟旅程不止于看,更在于心灵的触动。”
六尺巷故事志愿讲解服务队自成立以来,一直保持着高度的热情,他们不仅讲好历史,还以行动续写着巷子里的新风尚。面对游客不时询问的洗手间位置、附近特色小吃等琐碎问题,队员们皆耐心指引,贴心如邻。
百年古巷承载的礼让精神,在志愿者们的讲述与践行中正化为绵延不绝的清风,那浸润汗水的红马甲,既是文化薪火相传的鲜亮印记,亦是当代青年为古老智慧注入的生动新意。(叶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