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油菜收割时节,各地秸秆禁烧宣传车络绎不绝,秸秆禁烧的告示贴满大街小巷,几乎各地区都出台了“禁烧令”。“焚”与“禁”本就一个偏旁的差别,为何实施起来相差甚远? “观其源而知其流”,中国农业自古就有秸秆焚烧的传统,这源自于古老的刀耕火种文明。其中的“火种”指的就是草木用火焚烧后利用草木灰做肥料,同时杀死土里的有害病菌和害虫。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秸秆不再作为主要生活能源,田间秸秆收整起来耗时费力,一烧了之是大多数农民最经济的处理方式。 如何安全环保地处理好秸秆焚烧问题,专家们也提出了许多好办法,例如秸秆还田:秸秆经初步处理,播撒回农田,经一年的生物作用而腐烂,最终能安全环保地回归自然。而在农村实际情况看并不乐观:一方面由于复杂的天气及气候原因,微生物作用迟缓,秸秆的腐烂程度很差,影响第二年的种植。另一方面,秸秆回收成本高,还田处理过程繁琐,农民不愿意投入人力和财力。 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农业生产大部分仍采用“家庭承包,人体耕种”的方式,导致收割时节的秸秆呈现“东一批、西一片”的面貌。农民将零星的秸秆回收变卖收益还不足车辆人工运输一趟的油费,自然是无法争取到农户主动积极配合。这是当前秸秆回收环节中最难破解的问题,也是一个关乎农业发展的一个系统性的难题。从根源上解决秸秆回收难的问题,就是要从系统上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集约生产模式,那时秸秆将呈现集中就近堆放的新面目,从而从根本上克服秸秆难回收的问题。 秸秆焚烧不能一禁了之。秸秆不是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资源。秸秆的用途有很多:可以作为牲畜饲料,可以作为培养食用菌基质,可以作为沼气发酵原料,也可以作为造纸的原材料。只要能实现有效地回收秸秆,再给秸秆找好“出路”,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就一定能够破解秸秆禁烧的难题。例如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培养一批秸秆处理企业,让企业从农户手中收购秸秆。企业将收来的秸秆经过加工处理后,再实现资源再利用,并能从中赚取运营费用。 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问题,不能总是“站在城里看农村”,而是要采取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的方式,推动农业走向规模集约化生产,根治秸秆回收难题;创新治理的观念,探索秸秆处理新路径,打通一条出路,还城乡一片碧水蓝天。(余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