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文明网

桐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桐城市文明办  主办

文明播报

桐城市:城市更文明 人民更幸福

来源:桐城市文明办   发布时间:2022-06-14
    近年来,桐城市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人民至上的理念贯穿到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从细微处着眼,以“绣花”功夫谋篇布局,推进文明创建、文明实践、文明培育,切实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忧心事,让人民群众有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创建惠民 筑牢文明之基

    “顶格”设计。市委、市政府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品位、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党政“一把手”抓创建,制定创建方案,出台实施意见,推动创建标准化、制度化、常态化。成立22个片区,市领导分片包干,全市22个牵头单位、65个责任单位、342个基层网格共同推进。

    “绣花”推进。全市上下“一盘棋”,挂图作战、攻坚克难,从“小切口”入手解决创建难题,针对基础设施提升、文明出行治理、空中缆线整治等专项行动,“点对点”下发交办单,一件一件抓源落实,跟踪管理,协同各地各部门推动创建工作常态长效开展。



    全域创建。文明城市创建是载体,方便群众是根本。从细节入手,疏堵结合,补齐民生短板,开启了一场有温度的创建实践。整治利用存在多年的闲置“用地”,建成小口袋式公园、利民停车场、绿植平地;配置小区体育健身器材,建设公共足球场、篮球场,丰富市民休闲活动内容;持续改造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改造升级6处农贸市场;修建停车场、城市公厕,推进路面停车智能化服务项目,解决“停车难”“如厕难”问题。


    丰富群众性创建活动,全域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创建,以“两高一场”专项整治为抓手,对农村人居环境进行专项整治,各地对路边标识线、破损路面进行修复或新建,解决多年未解决的创建短板,为村民带来真正的实惠。

    创建育民  激发文明之源

    文明培育“铸魂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制定“我们的节日”全年活动计划,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网络开展文明实践主题活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惠民文化演出、“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等活动经常举办,群众自导自演,参与度高。全面推广“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在社区设立“睦邻会客厅”“红色港湾”等,让文明基因嵌入城市肌理。



    志愿服务“暖心”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通过“群众点单,中心制单、派单,部门接单,群众评单”全覆盖,在文明创建、疫情防控、移风易俗、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推进中,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作用,2021年全年开展志愿活动3200余次,累计参加7万余人次。


 
    好人选树“立共选树安庆市级以上好人129人,2021年梁轶飞获评中国好人,徐涛获评安徽好人,余国云获评安徽省道德模范。设置公交站台“身边好人榜”,引导市民崇德向善,争当时代先锋。

    德耀文都,文明润心,桐城市文明办、妇联组编《家风润桐城》,市纪委监委出版《德厚龙眠——桐城优秀廉洁文化集萃》,如今,每一位桐城市民都是文明使者,用传统文化讲述桐城故事,文明在细节中呈现。
 
    内外兼修 践行文明之路

    推动文明示范小区创建。为提高居民小区文明指数,桐城市打造首批76个“文明示范小区”,以点带面,进一步规范小区公共晾晒、电动车充电桩、公益广告宣传、空中缆线等设置,提升小区干净、舒适、宜居程度。同时在全市生活小区、背街小巷、集贸市场、主次干道全域推进空中缆线整治行动,提升城市颜值。




    推动电动车综合治理有效开展。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升文明交通水平,桐城市向电动车交通乱象这一顽瘴痼疾宣战,全面启动电动车上牌工作,近20万辆电动车完成上牌,市民主动投保金额近700万元,电动车驾驶员头盔佩戴率在90%以上。培训400余名群众劝导员参与交通劝导,同时打造两支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文明劝导活动。

    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出台《桐城市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规范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及“两代表一委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实施办法》,线上线下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全市涌现出如“三人行老书记工作室”乡村治理新模式和“花轿迎亲”等移风易俗新举措,“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渐成群众自觉。

    桐城市把“为民”作为创建根本出发点,稳步推进文明创建、文明实践、文明培育,文明绘就桐城最温暖的底色,创建实现提质增效,群众幸福感增强。(黄银凤)


责任编辑:吴燕燕